顯示具有 myself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myself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棒球大聯盟

不得不說"棒球大聯盟"是部充滿理想的熱血運動漫畫,滿田拓也是第一個想認真記住的漫畫家,細緻的畫風加上高潮迭起、血脈噴張的熱血劇情,讓我一看再看,最近又再度加70幾集的漫畫看了一遍。當然我不是想促銷這本漫畫,只是想談談這本漫畫對我的改變。如想知道這本漫畫細節可參考附檔,一個我在一年前寫的通識期末報告。


期末心得報告.pdf Download this file
很多人總認為看漫畫是一個沒意義的事情,就跟普遍認為打網咖的小孩就是壞小孩一樣,正如漫畫中的主角,從小只懂得打棒球,其他什麼都不管,我想在現在的社會中,只會從小被認為是個沒出息的人。雖然主角最後在大聯盟發光發熱,是個happy ending,但劇情中也是帶了很多主角努力不懈、持續奮鬥的畫面。主角曾說:只有透過不斷的鍛鍊,最後獲得勝利才是真正的棒球。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我從不期望自己有好運能一舉成名,唯有不斷努力充實自己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就算是看漫畫也是件有意義的事情,能夠出到將近80集的漫畫一定有它的原因,體悟作者想表達的精神,化做人生中的借鏡,不斷省思自己,才不枉費花在看漫畫上的時間。

而自己受到這部漫畫改變最多的就是態度,對於每件事情抱持的態度,唯有努力過才不會後悔。其次便是充滿挑戰性的生活,我喜歡靠自己不斷努力所結的美味果實,甚至很追求親手把一個系、或是公司帶起來的快感,也難怪對於創業這條路感到莫名的興奮。更覺得若能成功,自己的故事勢必能為人帶來激勵,這也是當初進大學期望做個會玩、會讀書、會運動三項兼顧的初衷,只想證明愛打網咖、愛打電動只會玩的小孩也是可造之材。
大家也常說不是那麼簡單就能當王建民,可以靠棒球吃飯;那種像茂野吾郎似的棒球奇才是幾十年才出像一個;更別說像是比爾蓋茲、賈柏斯等等之類的話語。俗話說的好:「天才 是1%的天份,加上99%的後天努力」,沒有努力過不要說自己做不到,我很欣賞漫畫中主角為了理想努力不懈,因為喜愛所以享受在其中的個性。因此,我常勉勵自己學習這樣的精神,因為喜愛寫程式所以享受在其中,為了想要成為改變資訊界的人而不斷在充實自己,共勉之。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創業

不可否認的趨勢比賽讓我產生很大的改變,很棒的戰友、整天的coding、想法的激盪、目標的達成等等都是未來值得回味的,至今回想起來不敢相信才花一個月完成這些事情,幾乎是以日平均破百行程式碼的速度產出。
在醫院、比賽之餘的精靈實習更是讓我觀念大改變,不同於以往的工作環境、公司精神、領導者態度。開放式的工作環境雖有時會覺得感到窒息,但卻更拉攏員工間的感情,工程師不再自閉空間,而是跟其他設計師、助理等共同空間,更別說要發表前加班一個月培養出來的革命情感。
精靈其實主要精神跟我從小的夢想很類似,我從很小就喜歡碰電腦,只覺得Bill Gates很厲害,創造出了大眾化的圖形化作業系統(雖然也不是他研發出來的@@),目標就是要讓全人類可以普及的使用電腦,當時的我只覺得這人令人嚮往。到了最近才開始明白從小夢想的一個確切目標,便是開發出一個服務或是軟體可以改善全人類的生活,而我正在這條道路上。
Jimmy是一位會讓我覺得可以服從的主管、領導者,與他相處感覺不到隔閡、職等,給予員工很大的發揮空間,提供很好的工作環境,讓員工無後顧之憂的勇於發表想法,對於決策的決定也是非常果絕。常看到他與不論是工程師或是設計師也好,決定一件事情像是討論一般,到了決定點,Jimmy也是會說就這樣做吧,並接上他的理由與見解讓人同意。在這幾乎看不到員工愁眉苦臉,總是笑臉迎人,或許是幾乎每個下午jimmy都會說誰誰誰來訂個點心吧XDDD。
禮拜三(8/3)就是決賽了,現在的成果讓我覺得創業、我的夢想是有可能達成的,但距離publish還是有一大段路要走,不過目標卻已明朗,創造出不同於以往的旅遊服務形式,讓人們可以已最簡單的方式享受出遊。接下來就是沿襲複賽讓評審驚艷的報告方式,繼續帶給評審們驚艷點拿到冠軍前往南京參加與創投的餐宴。相信我有一比賽失敗的經驗加上taien比賽成功的經驗,一定可以順利達成目標!!
這麼多的想法也是因為早上與Jimmy的會議室談話,跟他講了我的想法與規劃,他也很鼓勵我追夢,當然現在路上最卡的石頭除了家庭以外就是研究所與兵役的抉擇,創業與服務推出是刻不容緩的,慢了一步就會失去優勢,也就無法讓自己的服務改變大家的生活。這點目前也不知道該怎辦,畢竟若我去當兵後我們組就兩個當兵,這樣一定毀滅,只能走一步是一步,相信終究會明朗。

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挫折就是轉機

挫折就是轉機,是我這幾年下來的心得。每當受到大大的打擊或是不如意的事情一陣子,回頭想想常發現若不是經歷那些事情就不會有現在的我。
國中基測(還是學測?太混亂了...)考了234,雖然已高出我模擬考最高分約30幾分,但還是不達新莊高中門檻,就被強迫第二志願填北商資管(只因我國小開始就愛碰電腦@@),當時我根本不知道"五專"是啥,聽都沒聽過,本來還要透過關說進去林口高中就讀。所幸該親戚說五專也不錯,就這樣遷就讀看看。
從國中開始我就一直叛逆到大學吧,五專只特別念有興趣的科目,像是體育(!?)、程式相關等等,其他科目便求及格就好,但若老師讓我不爽,別說念書了連上課都沒在上...。當然,到了專四初也開始覺得人生有點頹廢,也常被我媽說我一事無成之類的,便下定決心全力拼專題目標是全國大專生專題競賽的冠軍!!
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專五上如願代表北商參加比賽,但卻因為組員的失常導致失敗。當時我很挫折,連學校內的最後三評也是從頭臭臉到最後(也不知道自己哪來勇氣,或許是真的很挫折吧...),這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的失敗。之後便開始認真準備半年的轉學考,考到現在的政大資科。但當時轉學考放榜時我的第一志願不是政大資科,而是元智資工,因為我對學校沒有特別的興趣,只想知道我可以從那所學校學到多少,這系所是不是我喜歡的。幸好最後因為政大是國立的,學費較便宜而前往就讀。
我很幸運的在政大資科轉到了歷屆以來連教授們都認為是素質最好的一屆,從他們身上我看到的便是會玩又會念書,念的兇玩的更兇,這也是我進入政大前對自己的期許,做一個會玩、會念書、會運動的人。在這裡我認識了更多不同特質的人,學習他們的優點而造就現在的我。也因為政大的地利,讓我注意到微軟實習而順利進入,當然若我當初念元智資工,一定不可能去微軟實習的,只因為根本太遠==。
當然因為微軟實習,我認識了同是RDAA的大家,其中有三個便是一同參與趨勢競賽的隊員,也因為他們讓我突破五專以來對比賽的恐懼。當時比賽的失利不只讓我受到挫折,不知不覺也在我心裡造成了創傷,這也是我最近才發現的。我害怕全力以赴準備比賽又帶來了失敗,也因此在大學內跟大家參加的比賽我一直帶著恐懼而沒把比賽放在第一位。但這次,我與其他三個組員的合作為我們的作品帶來非常好的效果,甚至已經打算創業,當時參加複賽也得到很多人的關注與建議。目前也正在全力籌備準備8/3的決賽,正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 焉得梅花撲鼻香",這是這次比賽除了團隊合作中我學到最多的地方,我們考慮了很多面向,設想許多立場,做出來的簡報與效果非常好,希望決賽我們的創意也能帶來很好的效果。
經歷了這麼多事情,所幸我沒有被打敗,反而越挫越勇。現在對於推甄的失利也看很開,很慶幸沒被台大資工看上,讓我更有動力的向前進,而不屈就於學校的名聲;更慶幸沒上台大資管,因為我最喜歡的還是資工(不然我怎會考轉學考呢QQ)。最近回頭想起來還真是一波三折,期許自己還能保持這樣的態度勇敢向前進!!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Recent life

最近的生活不外乎就是被趨勢競賽、實習、一個CASE還有家裡的事情給填滿,過去維持的睡前半小時英文time也不知頹廢多久,只能期許暑假結束後,可以把一半的時間拿來念英文,以達到今年設定的目標。
今年年初設立了一些目標,目前看起來都在掌握中,比起過去幾年算是進步相當大。前一兩年的生活就是太漫無目標,有什麼感到興趣的事情就接來做,導致生活過於繁雜。今年下定決心要貫徹目標,覺得生活至少有個重心,如果這件事情與我的目標完全沒關係就不會接下來,使得生活複雜度有些許下降,為什麼只有些許,因為我目標還是設的太廣...或許是暑假的實習並不在我的規劃內,再度犯了同樣毛病。但我不喜歡半途而廢的感覺,現在就期許能用微乎其微的上班時間做些事情。
昨天,確定進入了趨勢騰雲駕霧競賽的決賽,沒有太多的高興,因為真正的硬仗才要開始。一開始我們組設定的目標就是第一名並且創業,做起事來特別有幹勁也想的比較深遠,這是我第一次有目標設立遠大而且踏實的覺得可以成功的感覺,但要成為全世界知名的網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未來這兩個禮拜就是要奉獻給比賽,有付出才有收穫。除了做正事外還是多少要看一下英文,也想學恰恰記錄每個禮拜的工作情況,感覺是個不錯省思且審核自己的好方法,一個禮拜後再來回報。

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

對於工作跟作業的態度


最近再度有感而發的想寫篇文章,或許是有些人認為我認真做作業只是為了作業的高分。當然,高分是每個人都想要的,但對我而言,我不希望只是單純的做一份”作業”,而是做一份”作品”,藉由作業的方式學習我一直很想學的技術或是能力。
我對於自己的要求很高,對待每一個作業,眼光能放多遠就放多遠,當然也是要有發揮空間的作業才行…。不僅要好還要更好,也算是一種勇於挑戰自己的表現吧,我想看看我能透過這樣的方式,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自己到什麼樣的程度,而不只拘泥於這只是一個”作業”,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的作品集能越來越多的關係吧;當然,我現在對於我的工作也是抱持著這樣的態度,畢竟做出個好東西,獲利的不只公司,自己才是獲利最多的。
大學期間,不論是怎樣的課程,必修或選修,甚至通識作業也好,我都會全力以赴,只希望對於每個課程我無愧於自己,分數只是對於自己努力了一個學期的一個評量指標罷了,所以當然分數越高也代表努力有被看見,享受在這當中的過程是非常愉快的。
最近,對於普通的一個通識作業,老師雖只要求用power point做出一個生活的slide會自己播放的即可,但我就想說可以透過這作業學一下剪片的技巧,就這樣花了四天四夜趕了出來,當然成果我非常滿意。
期許未來自己還能保持這樣的態度!!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做研究


最近隨著國科會繳交報告期限3/31越來越接近,但我卻一點都不緊張,正常來講我現在一頁都還沒寫應該是要感到完蛋然後開始瘋狂熬夜作,但沒。這半年以來老實講我根本不喜歡這題目,想當初接下的單純原因只是覺得申請國科會上可以幫助我的推甄,但沒。回想當初寫這個proposal我一點都沒有sense,這太過於學術,囊括太多的領域,舉凡:人群模擬、社會網絡、社會心理學等等太多了,對一個剛要進入研究領域的小毛頭太過於廣泛了。嚴格來說,是教授幫助我上了這個國科會,當初知道選上時我一點高興的感覺都沒有,因為我心理希望不要上然後我就可以換題目,不過我沒跟教授提起過,因為上了這國科會代表我的專題生涯得跟他一同度過,這是我的責任ˊˋ。
這一年來的經驗累積,雖然成果不那麼卓越,但對於研究也算是略知一二了(每次跟教授meeting都是學習)。我想研究有很多種形態,就我目前的感覺是主要兩種,一個即是我現在的模式,瞭解實驗室既有的平台,在上面做加強,也就是做該平台的未來展望。但這種模式對於我來說太過於不夠真實,我不大喜歡去把平台的架構看的二二六六(台語XD),然後只做一部分修改,這樣的作法我根本不知道我改的是否正確(畢竟論文對程式的架構也不會太過於描述),做起實驗、講起結果來都沒有信心,也不符合我寫程式的style。我比較prefer另外一種模式,便是針對一個有趣的技術聯想一些實際應用,並把平台實作出來,從做的當中去瞭解這個技術是否好?是否有得改進的地方?,對於我這個在寫程式時才有sense的人再適合不過了,很慶幸我研究所進的實驗室是這種模式。
最近想了很多,覺得自己不應該是為了名利而去選擇自己的方向,應是為了自己的興趣而作選擇。最近跟主管聊天,主管跟我說現在的我應該要選擇是對自己好且對未來是有很大影響的事情來做,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但讓我想了很多很多。大學專題的選擇我根據教授給我的感覺做選擇,而非從教授做的研究是否是我的興趣而作選擇。這似乎跟過去我考轉學考時只挑資工系不挑學校的作法完全不同,現在想起來覺得自己真是愚蠢。也因為這樣,最近在暑假規劃想說要先進實驗室還是要去yahoo實習的選擇上,也有不少的幫助。我想,國科會計畫結束後我想好好與教授談一談。